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

回憶自己的第一個窩
求學時代第一個小小窩--高中同學七仙女
  清楚記得小時候,不管是學校遠足、郊遊、甚至畢業旅行,每回只要傍晚時分回程路上,車子一行駛上高架橋或高速公路,總會看見一盞盞路燈和從每戶人家裡透出的燈火。
  那時的Sandra總覺得自己好可憐,怎麼還沒回到有爸爸、媽媽和幾個姐妹的那個小小的家中。
  隨著年齡漸長,大學時代便開始了「流浪」的生活,而也得漸漸習慣流浪的生活。
  說「流浪」,似乎一點也不為過。
  從準備考大學,到畢業後進職場工作,短短四、五年中,Sandra總共搬了八次家。
  「家」,對一個在外求學的孩子來說,似乎只是個下課後歇息的地方,頂多稱得上叫「窩」吧!真正的家,感覺好遠。
  Sandra當上大學新鮮人時,住宿的地方是學姐幫我已經找好的,Sandra的爸爸騎著摩托車,一把吉他、一台收錄音機、一些換洗衣物、一個臉盆和幾個碗及杯子。
  聽起來好像應該我爸爸那年代的人離家該有的景象,但是事實,這也發生在Sandra身上。
  求學時的第一個窩,是一個沒有對外窗,而且是木板隔間的小小窩,房間就在整個屋子的正中央,其他房間住的都是學姐及學姐的表妹-和Sandra同樣是大一的新生。
  在沒有「課外活動」的日子裡,下課後Sandra唯一的樂趣,是拿著那把高一買的吉他,彈著僅會的幾個合弦,並拿錄音機把自己的「自彈自唱」錄下來,然後,再聽著錄音帶裡自己不太習慣的怪怪歌聲入睡。
  每天上課,總得爬著忘了有多少階梯的「克難坡」走到校園。
  回想起求學時代的第一個「窩」,雖然簡陋,卻有著最豐富的回憶與情感。
  似乎怎樣也不是後來打工賺了錢,愈搬愈好的「窩」可以取代的了。
  人總是如此,從小依偎、眷戀在安逸的家中習慣了,連離開幾天都會害怕,而當生命的過程到了該去看世界的時候,「流浪」卻變成給自己帶來養份與能量的方法。
  學會獨立生活,也養成獨立的個性。
  早已遠離新鮮人好久的我,依舊覺得,這世界有好多從來不曾嘗試過的事情,正在發生,正等著我們去發掘。

 

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bwursetnxkq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